什么是品质?
控制品质需要掌握哪些基础名词与要求?
品质的概念
品质:即产品质量。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
检验的分类
检验按照阶段分:
来料检验(IQC)
制程检验(IPQC)
出货检验(OQC)
名词解释:
良品、不良品、最初品、中间品、最终品、异常品、待确认品、调试品、相似品
最初品、中间品、最终品的定义各工序各不相同,运用时请按照各自要求注意区分
最初品:稳定量产前或开线前的第1模/1个产品
中间品:初物判定OK后,直至产品停机前,中间生产的所有产品为中间品
最终品:机器停机/产线停线前的1模/1个产品
要求:
最初品:每次开机时需要开机技术员提取样给QC测量,一般情况下QC判定OK,现场正常生产,如生产紧急,可以事先生产,但所生产的产品不能流通,直到QC判定OK才能流入下工序
最终品:机器停机/产线停线时由现场提供产品给QC,作为最终判定并留样
相似品:外观相似的产品和耗材。
相似品:因为外观极为相似,要求不能在同一产线生产,包装需用不同颜色流程卡区分;做成相似产品看板,并对员工进行培训
调试品:开机量产前及在量产过程中工艺、治具等调整的产品为调试品。
调试品:调试品要求不能与正常品混在一起,只有当外观与尺寸全部确认OK后才能正常流通
良 品(合格品):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不良品(不合格品):制程中检查发现不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包括绝对不良品和相对不良品。
相对不良品:品质缺陷超出规格但尚未超出绝对不良样品的不良品,主要针对外观件或产品的外观部位。
绝对不良品:品质缺陷远远超出规格,符合绝对不良样品范围的不良品。
良 品(合格品):各工序按照SOP的要求包装、摆放并填写正确的流程卡,按照正常工序流通。
注意:不要将良品因为操作不当变成不良品,如摆盘方式不对,磁抛频率不对而造成产品的不良。
不良品(不合格品):要求放置在红色的不良品筐中,并填写不合格品标签,红色给人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