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一份HSE风险管理体系构架清单,与各位分享,仅供参考!
体系元素  | 审核要点  | 
1.1安全生产方针  | 传达、宣贯安全生产方针,并保留相关记录。  | 
1.2安全生产责任制  | 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责任制颁布后对员工进行宣传、培训并保留相关记录。  | |
对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到位情况进行年度评估。  | |
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到位情况考核办法,并执行。  | |
机构与职能发生变化时及时对责任制进行修改。  | |
每年对责任制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行回顾,对存 在的问题进行修订。  | |
责任制修订后与员工进行沟通。  | |
将员工拒绝程序向所有的员工进行沟通与说明。  | |
员工清楚拒绝程序。  | |
客观调查和统计分析拒绝事件。  | |
对拒绝事件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 |
1.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  | 获取法律法规的渠道畅通。  | 
建立了法律法规与标准清单(库),并识别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有效性及适用条款。  | |
车间级制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有编制、审核和批准人员签字。  | |
每年对建立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清单(库)进行回顾。  | |
1.4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 根据上级要求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 
收集上级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文件化资料,提供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文件化资料。  | |
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量化分解,做到可测量。  | |
制定实现目标与指标的各层次工作计划及保障措施。  | |
工作计划按期顺利开展。  | |
每月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定期对目标、指标和相应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 |
对工作计划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  | |
每年对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包括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  | |
1.5安全生产会议  | 按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  | 
会议形成会议记录,并明确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限、责任人。  | |
对会议提出的行动或建议措施,进行跟踪、检查、验收、反馈及效果评价。  | |
1.6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  | 配备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 
构建了车间、班组二级安全管理网络。  | |
安全区代表、内审员、事故/事件调查员参加了相关培训。  | |
被任命的安全区代表、内审员、事故/事件调查员有任命书,并知晓和履行职责。安全区代表每月开展检查。  | |
1.7安全生产文件与数据的控制和管理  | 有安全生产过程所需的文件,包含:工作标准、技术支撑标准、记录格式及检查表、上级发放的通知、会议纪要、通报等。  | 
安全生产过程所需的文件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 |
每年对安全生产文件管理进行回顾,及时清理。  | |
1.8流程与变化管理  | 工作和管理流程化  | 
1.9安全生产信息沟通  | 针对以下情况向员工进行了沟通,并有相关记录: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管理标准和要求;企业标准、制度;有关生产及事故/事件信息;风险概述;应急程序及设施;纪要、简报、简讯;员工或相关方对安全生产的建议和抱怨  | 
负责人每月与员工就安全重要内容对话,对话是否满足以下要求:对话采用一对一方式;对话前提前做好计划;处理特定的或与员工关心的安健环问题  | |
员工熟悉合理化建议制度,掌握建议的渠道、方式  | |
将收集的建议登记,并递交上级部门。  | |
1.10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 完善承包商合同签订以及安全资质、培训、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能力、安健环表现的相关资料。  | 
对承包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
按期对承包商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和评价,检查中关注承包商的安健环表现,并将评价结果向物质供应中心和技改室上报。  | |
1.11安全科技  | 涉及本部门的安全科技项目应做好实施前的风险分析及应用过程控制措施的落实。,是否对运用效果进行了回顾。  | 
1.12纠正与预防  | 制定涉及本单位的纠正和预防行动工作书面计划,计划中包含:执行纠正和预防行动的责任部门、人员、事件。  | 
<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0px; MARG                                        
					
                    
					延伸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