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2-23 18:53:33来源:智天下顾问点击:89

近日,《中国标准化》杂志刊发《检验检测行业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一文,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检验检测行业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摘要


为全面掌握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规模、特点,理清行业共性问题和短板,扫清高质量发展障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检验检测行业在市场规模、主体类型、行业结构和领域分布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对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在技术服务水平、市场秩序和主导权、品牌建设进度、标准化体系支撑力度、高端仪器设备自给等关键环节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建议,加快人才引育速度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实验室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机构和政府开展并购整合聚力发展,加强仪器设备自研攻关打破国外垄断,聚焦优势创建差异化品牌价值,勇于担当作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普法监管敦促行业自律,多措并举以期全方位提升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检验检测,研究进展,高质量发展,发展建议




0. 引言

2023年2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实现国家经济水平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保障。

检验检测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下强化质量管控、服务市场经济的基础手段之一,蕴涵“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深层价值,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检验检测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已于2015年被纳入到国民经济服务业统一序列。2018年,其被正式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可带动社会经济链式发展,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绿色低碳、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等特点,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构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赋能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维持市场秩序、促进贸易便利化、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支撑作用,已深度融入产业链服务链的各个环节。《“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现阶段检验检测工作还存在供给能力不适应需求、社会公信力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国际话语权有待提升等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检验检测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精心扶持,已形成一批极具竞争力和知名度的跨国检验检测巨头。瑞士通用公证行(SGS),成立于1878年,是世界级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服务领导者,拥有享誉全球的公信力,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成立于1894年的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是美国最权威的产品安全检验鉴定机构,也是全球十大认证机构之一。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已运营196年,2020年营收46亿欧元,约为同期华测检测(我国第三方综合性检验检测龙头)的十倍。此外,德国莱茵(TÜV)、法国欧陆(Eurofins)、英国天祥(Intertek)等集团均是深耕多个业务领域的行业霸主。

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急需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实力过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来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保驾护航。鉴于此,本文对我国检验检测产业现状进行梳理剖析,理清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对于推动检验检测行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行业发展现状

1.1市场规模

自1978年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检验检测行业也实现了市场规模的巨变。截至2022年年底,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有52,769家,市场规模4,275.84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16%,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本文收集整理了2016—2022年度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除2022年报告数同比下降5.0%外,在机构数量、从业人数、年营收、仪器设备资产原值、实验室面积等指标上均实现了逐年增长,表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吸引了大量资本入局。但2022年度各项指标增速均明显放缓,反映了行业已告别野蛮扩张期,迎来发展拐点,市场竞争加剧、投资热情下降,淘汰洗牌和转型升级将成为行业后续主旋律。

1.2主体类型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始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建立的工业产品检验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检验检测行业结构逐渐由政府垄断转向多元化发展。1989年《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颁布确立了多种检验主体的合法性,催生了大批民营机构。2001年,加入WTO为外资机构进入国内检验检测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政策基础。2014年,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推动了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去行政化的改革趋势,促进了行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截至2022年底,我国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9,846家,占机构总数的75.51%,较2013年的54.58%上升约21个百分点;事业单位型机构为10,389家,占比为19.69%,较2013年的42.55%下降约2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民营企业大量新增导致,事业单位机构数量相比2013年的10,572家,仅仅减少183家,表明我国事业单位型检验检测机构改制进程较为缓慢。

表1 检验检测行业基础指标统计表

图片

表2 检验检测行业基础指标同比增长率

图片

1.3行业结构

整理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规模以上机构(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情况如表3所示,可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呈现明显的“二八定律”,不到20%的机构瓜分了约80%的市场业务,行业营收集约化特征明显,但2022年规上机构数量同比仅增长0.95%,增速下降明显,表明小微机构规模扩大困难,市场竞争逐渐由增量市场的“跑马圈地”转变为存量市场的“零和博弈”。

截至2022年,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中96.26%为从业人数不足100人的小微企业,73.69%的机构只在本省内提供服务,仅有318家机构走出国门提供跨境服务。目前,行业呈现“小、散、弱、服务半径小”的特点,参照其他产业变革历程,检验检测行业有待涌现一批技术水平高、业务范围广、管理能力强、科技创新驱动的优质企业,完成行业整体的大浪淘沙,最终留下一批支撑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顶梁柱企业。

表3 检验检测行业规上机构统计表

图片

1.4领域分布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领域分类规则,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可分为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保设备、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特种设备、电子电器等共计37种领域。其中,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包含核电)、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7个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统称为新兴领域。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6个涉及群众衣食住行的领域统称为传统领域。

新兴领域和传统领域的营收数据和增长率见表4,通过表4可知,传统领域2022年共实现收入1,640.37亿元,同比增长2%。除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外,近几年新兴领域同比增速领先传统领域10个百分点以上,但新兴领域市场规模较小,截至2022年底,新兴领域年营收为830.47亿元,仅为传统领域的50.6%。

表4 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营收统计表

延伸阅读

热门标签: 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