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核前准备要点
人员能力确保参与测量审核的人员熟悉相关检测标准和方法。这些人员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且能够熟练操作使用的仪器设备。例如,在进行化学分析测量审核时,操作人员要清楚知道如何使用分光光度计等设备进行精确测量。
对人员进行测量审核流程的培训,让他们明白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如正确记录数据、严格遵守测量时间等。
仪器设备所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校准证书应能追溯到国家计量标准或者国际计量标准。例如,电子天平的校准应符合相关计量规范,并且校准周期要符合规定要求。
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正常,能够满足测量审核的要求。在测量审核前,要对仪器进行调试和预热(如果需要),比如在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前,需要足够的预热时间来保证仪器的稳定性。
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应优先采用国际、国家或者行业认可的标准方法。如果采用非标准方法,需要对方法进行验证,证明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检测新型材料的性能时,如果没有现成的标准方法,实验室自行开发的方法需要经过方法确认程序。
确认测量方法的细节,包括测量步骤、计算公式、数据处理方式等。对于复杂的测量方法,要制作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执行。
环境条件控制实验室的环境条件,使其满足测量要求。例如,对于一些高精度的物理量测量,如长度、质量等,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需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于有特殊环境要求的检测,如微生物检测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要确保环境符合相应的标准。
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和记录,在测量审核过程中,环境条件的记录数据要与测量数据一并保存,作为结果准确性评估的一部分依据。
二、测量过程要点
样品处理按照规定的方法接收和处理测量审核样品。在接收样品时,要检查样品的状态,包括包装是否完好、样品有无损坏或变质等情况。例如,在接收食品检测样品时,要查看包装是否有破损,食品是否有异味等。
对于需要预处理的样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预处理过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如在对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检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解等预处理操作,消解的条件和过程必须严格控制。
测量操作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测量。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人为误差。例如,在使用移液器吸取液体样品时,要确保移液器的垂直使用和正确的吸液体积设置。
进行重复测量,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对于稳定的样品,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例如,在进行电学参数测量时,对同一电阻的阻值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记录测量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仪器设备的编号、测量时间、环境条件等。这些信息对于结果的追溯和不确定度评估非常重要。
数据记录与处理原始数据的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不能随意涂改原始数据,如有错误,应该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如双线划去错误数据,并在旁边注明正确的数据。
按照正确的数学公式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在计算测量结果和不确定度时,要使用合理的方法,例如,在处理多次测量的数据时,要根据测量数据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如正态分布情况下使用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
三、结果报告要点
结果准确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提交结果之前,要对结果进行仔细检查。包括检查数据的单位是否正确、有效数字的位数是否符合要求等。例如,在报告化学物质的浓度时,要注意单位是 mol/L 还是 mg/L,并且有效数字的位数要与测量方法的精度相匹配。
对测量结果与参考值(如果已知)或者预期值进行比较。如果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要重新检查测量过程,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确定度评估正确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衡量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指标,实验室要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详细分析和评估测量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来源,如仪器设备的精度、样品的不均匀性、测量方法的误差等。
在报告中清晰、完整地表述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的不确定度应该包括不确定度的来源、评估方法和最终的不确定度数值,以便审核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报告格式与内容完整性按照测量审核组织者要求的格式填写报告。报告内容通常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测量项目、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测量日期等信息。
确保报告内容完整,没有遗漏重要信息。同时,报告要经过审核和批准,审核人要对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